王敏
地区: 四川省 - 广元市 - 青川县
学校:青川县板桥乡上马小学校
共1课时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通过借助注释、想象补白、观察插图等方法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资料书等途径了解李白、孟浩然的生平;
(2)能够通过自主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动脑思考、同桌交流、表达反馈的课文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3)引导学生通过借助注释、想象补白、观察插图等方法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
(4)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将生字识记方法或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愿望,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感悟诗歌朗读的几个层次要求;
(2)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有继续积累诗句的愿望,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之情。
2学情分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另一首送别诗《赠汪伦》,具有初步的学习送别诗的能力。能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古诗的大意,感受诗歌描述的情境和表达的情感。但因为古诗毕竟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而且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久远,因此,教学时应尊重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心理特征,营造宽松愉悦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饶有兴趣地走入文本,走近作者的内心世界。
3重点难点
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
出示一扇古香古色的红色大门,并伴随着古典音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ppt课件,把学生带入古诗的意境中,让学生自由背诵自己学过的古诗。接着老师出题目让学生来背诵,如《赠汪伦》、《山中送别》,刚刚分别马上想念,像这种在诗中表达了离愁别绪,离情别意的诗是送别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板书标题,并学习鹤、孟、陵字)
活动2【讲授】浅尝古诗
1、背景材料:
诗人李白所在的唐朝,历史上地域辽阔,交通极不便利,亲人朋友一旦分别,再相见,极为困难。
李白有一位挚友叫孟浩然。孟浩然是何许人也?“诗仙”李白对他的赞美是“吾爱孟夫子”;
“诗圣”杜甫对他的赞美是“清诗句句尽堪传”。由此可见孟浩然的人品和才华确实天下闻名,令人敬仰。公元730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这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李白望着孟浩然渐行渐远的船只,不禁动情,留下了千古名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相信同学们了解了这样的一段背景资料,再来品读诗句就会有更真切的感受。
2、出示诗句:
指名读古诗,纠正读音。
题目中的“之”是什么意思?(解题)
广陵是指扬州。古代的别称。
之:到,去。
试着连起来解释题目的意思。
全班齐读古诗。
3、学习前两句。
学生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理解“故人”、“西辞”、“烟花三月”、“下”„
4.学生质疑:
为什么是“西辞”呢?(点名答)
烟花:烟雾迷蒙,繁花似锦。
5、让学生根据这些重点词,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6、指名答,看书上配图。
活动3【讲授】品读古诗
1、自由读诗,读完之后让学生用一个词概括这首诗。(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依依不舍„„)
过渡:面对离别,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上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相见时难别亦难,不忍别,终须别。孟浩然还是坐着小船走了,李白这时候在干什么?他看到了什么?(他没有走,站在江边,目送孟浩然离去。)
(出示课件)
齐读最后两句。让学生试着理解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解释“尽:穷尽,消失”“天际:天边”的意思。
2、质疑:
a、长江之上,过境千帆,为什么李白却说是孤帆呢?
b、为什么又唯见呢?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再自由读诗。
指名回答问题
3、师总结。
虽然是过境千帆,可是李白的心中只有孟浩然,唯见孟浩然。“过境千帆皆不见,心中只有孟浩然”。
4、(欣赏课件“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再创情境。) 深情朗诵全诗。
( 师生同读)
5、自由想象
学生结合诗句想象“烟花三月”的景象,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活动4【活动】知识巩固
1、带着对朋友的依依惜别,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同桌之间相互读古诗,相互欣赏。
3、伴随古典音乐朗诵古诗。
4、唱古诗。
活动5【练习】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与诗人对话,得到了语言的滋养,情感的熏陶,友情的珍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课的课后小练笔是把古诗中动人的友情写出来,可以加上自己大胆的想象。
活动6【作业】课后作业
背诵并默写古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
出示一扇古香古色的红色大门,并伴随着古典音乐,把学生带入古诗的意境中,让学生自由背诵自己学过的古诗。接着老师出题目让学生来背诵,如《赠汪伦》、《山中送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ppt课件,刚刚分别马上想念,像这种在诗中表达了离愁别绪,离情别意的诗是送别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板书标题网校头条,并学习鹤、孟、陵字)
活动2【讲授】浅尝古诗
1、背景材料:
诗人李白所在的唐朝,历史上地域辽阔,交通极不便利,亲人朋友一旦分别,再相见,极为困难。
李白有一位挚友叫孟浩然。孟浩然是何许人也?“诗仙”李白对他的赞美是“吾爱孟夫子”;
“诗圣”杜甫对他的赞美是“清诗句句尽堪传”。由此可见孟浩然的人品和才华确实天下闻名,令人敬仰。公元730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这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李白望着孟浩然渐行渐远的船只,不禁动情,留下了千古名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相信同学们了解了这样的一段背景资料,再来品读诗句就会有更真切的感受。
2、出示诗句:
指名读古诗,纠正读音。
题目中的“之”是什么意思?(解题)
广陵是指扬州。古代的别称。
之:到,去。
试着连起来解释题目的意思。
全班齐读古诗。
3、学习前两句。
学生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理解“故人”、“西辞”、“烟花三月”、“下”„
4.学生质疑:
为什么是“西辞”呢?(点名答)
烟花:烟雾迷蒙,繁花似锦。
5、让学生根据这些重点词,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6、指名答,看书上配图。
活动3【讲授】品读古诗
1、自由读诗,读完之后让学生用一个词概括这首诗。(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依依不舍„„)
过渡:面对离别,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上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相见时难别亦难,不忍别,终须别。孟浩然还是坐着小船走了,李白这时候在干什么?他看到了什么?(他没有走,站在江边,目送孟浩然离去。)
(出示课件)
齐读最后两句。让学生试着理解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解释“尽:穷尽,消失”“天际:天边”的意思。
2、质疑:
a、长江之上,过境千帆,为什么李白却说是孤帆呢?
b、为什么又唯见呢?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再自由读诗。
指名回答问题
3、师总结。
虽然是过境千帆,可是李白的心中只有孟浩然,唯见孟浩然。“过境千帆皆不见,心中只有孟浩然”。
4、(欣赏课件“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再创情境。) 深情朗诵全诗。
( 师生同读)
5、自由想象
学生结合诗句想象“烟花三月”的景象,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活动4【活动】知识巩固
1、带着对朋友的依依惜别,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同桌之间相互读古诗,相互欣赏。
3、伴随古典音乐朗诵古诗。
4、唱古诗。
活动5【练习】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与诗人对话,得到了语言的滋养,情感的熏陶,友情的珍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课的课后小练笔是把古诗中动人的友情写出来,可以加上自己大胆的想象。
活动6【作业】课后作业
背诵并默写古诗
Tags: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