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端午节主题班会ppt
端午节的起源,据传源于唐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效仿,于此日祭祀祭扫,历朝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习俗。下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端午节主题班会,欢迎你们参考!
端午节主题班会
主题:悼念革命先辈,感恩幸福生活
一、班会目的:
借助我国人民悼念先人、仁人志士的重要传统节庆--端午节,这样一个意义深远的日子,结合这一教育抓手,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中学生爱祖国、爱故乡、爱人民,教育中学生“敬怀先人、懂得感恩、回报社会”,承继先辈遗训,弘扬革命精神,珍视现今的美好生活。渡过一个有意义、充实的端午节。
二、活动内容
学习端午文化:
端午节的来历
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大概源于唐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端午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处暑,端午一到,温度下降,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端午”的农谚。后来,因为端午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祭扫的日子,慢慢的,寒食与端午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端午的别名,也弄成为端午时节的一个风俗,端午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乳品。
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庆之一。它除了是人们凭吊先祖、缅怀先人的节庆,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徒步出游、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夏季典礼。”著名民俗学博士王浩骅说。
作为端午节重要节庆内容的祭祖、踏青等风俗则主要来始于寒食节和上巳节。寒食节与古人对于自然的认识相关。在中国,寒食以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典礼,透漏的是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后来则有了“感恩”意味,更指出对“过去”的追忆和谢谢。
入宋以后,端午和寒食渐渐合而为一,端午将寒食节中的祭拜风俗收归名下。同时,上巳节“上巳春嬉”的节俗也被合并到了端午节。到了宋代之后,上巳节退出了春节系统,寒食节也已基本衰落。冬季只剩一个端午节。
“清明节是几乎所有夏季节庆的综合与升华,端午节俗也就具有了愈发丰富的文化内涵。”施爱东说。与其他传统大节不一样,端午节是融合了“节气”与“节俗”的综合节庆。端午从处暑上正排在冬至过后,此时天气转暖,四处生机勃勃,人们徒步出游,亲近自然,堪称迎合天时,有助于吸纳大自然五毒之气,驱赶忧愤湿气和焦虑心情,有益于身心健康。
东汉开始,寒食与端午并列休假,不同谥号分别有四至三天的暑假。明代是生活日趋都市化的时代,也是民俗向娱乐方向发展的时代。为了让人们还能在端午祭扫、踏青,特地规定太学休假十日,剑法休假一日。《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盛世端午图景。
端午祭扫与出游,原本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主题,宋之后渐渐融为一体,并不断地被赋于肯定的文化意义。人们把祭拜先人与中华民族注重孝行、慎终追远的民族性格直接联系上去,觉得端午节俗彰显了中国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其文化意义类似西方感恩节。端午节祭祀祭扫、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动,与中国文化深层的先祖敬仰、孝的文化之间有着深刻的关系,而这些文化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有助于在古人与今人、前人与后人之间构建和谐的代际关系,从而推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也是端午节具有强悍生命力的民间根基。无论从起源还是从其流变中,我们可以归纳出端午节的两个象征意义,一是‘感恩记念’,二是‘催护新生’。
端午节的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嫔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女儿奚齐即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缢。申生的儿子重耳,为了躲避残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饱受了屈辱。原先跟随他一道出奔的皇帝,大多陆相继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仍然跟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献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归国做了君主清明节主题班会ppt,就是知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这些和他同甘共苦的大臣大加封赏清明节主题班会ppt,惟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突然忆起往事,心里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早朝受赏封爵。而且,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得亲去请。而且,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房门紧锁。介子推不愿见他,早已背着老母钻进了悬空寺(今河南济源县西北)。晋文公便让他的羽林军上晋祠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打火,留下一方,起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下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起火烧了七天三夜,起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父子俩抱着一棵焦黑的大柳树早已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遗体哭拜一阵,之后下葬尸体,发觉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松树树洞,洞里似乎有哪些东西。拿出一看,原先是片衣衫,里面题了一首血诗:
补仓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端午。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如果主公心有我,忆我之经常反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端午复端午。
走时,他伐了一段焦黑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晚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平辈之间互相敬爱的尊称,听说就是来始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廷臣,素服登山徒步祭拜,表示悼念。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槐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动。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槐树,像看到了介子推一样。他钦佩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身上。扫墓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槐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那天定为端午节。
随后,楚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特别想念。每逢他死的这天,你们严禁烟火来表示记念。还用大米和着果仁,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上去,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随后,寒食、清明成了全省百姓的隆重节庆。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煮饭,只吃冷食。在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北方,则多为汤圆和糯米糖藕。每届端午,人们把柳枝编成圈儿戴在身上,把柳枝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想念。
端午节的风俗
端午节的风俗是丰富有趣的,不仅讲求禁火、扫墓,还有出游、荡吊床、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习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由于端午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避免寒食茶歇伤身,所以你们来出席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练身体。因而,这个节庆中既有扫墓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赏花游览的欢笑声,是一个富于特色的节庆。
荡吊床
这是我国唐代端午节风俗。吊床,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吊床。古代的吊床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丝带弄成。后来逐渐发展为用两根缆绳加上踏板的吊床。打吊床除了可以增进健康,但是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非常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弄成,球内用毛旋紧。蹴鞠,就是用足去打球。这是唐代端午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拿来训练武士。
出游
又叫出游。古代叫探春、寻春等。五月端午,春回大地,自然界四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色,正是野餐的大好光阴。我国民间常年保持着端午出游的习惯。
栽树
端午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栽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为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端午栽树的习惯。有人还把端午节叫作“植树节”。栽树习俗仍然留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四月十二日为我国栽树节。这对动员全省各族人民积极举办绿化祖国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端午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端午时节,人们除了晚上放,夜晚也放。早晨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动的名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割断牵线,纵使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听说这样能除病驱邪,给自己带来好运。
总结通过此次主题班会的学习,我们一定要向革命先辈一样,有气节,为祖国做贡献。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发愤,要努力,要立志,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爱祖国、爱故乡、爱人民,敬怀先人、懂得感恩、回报社会,承继先辈遗训,弘扬革命精神,珍视现今的美好生活。
【四年级端午节主题班会ppt】相关文章:
保护环境主题班会ppt|保护环境主题班会保护环境的主题班会08-29
中学生暑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PPT08-26
端午节主题班会记录(通用8篇)09-26
今年冬季开学第一课班会ppt08-17
幼儿园端午节主题班会学案(精选10篇)09-26
2023年中学端午节森林防火主题班会学案08-31
PPT播放方法11-09
PPT讲演的方法08-26
ppt半年总结09-23
今年中学夏季开学第一课班会ppt讲义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