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PPT模板网--金融ppt模板_股票期货ppt_精美的PPT模板_PPT背景_幻灯片背景_幻灯片模板_PPT素材_PPT图表_幻灯片母版_Powerpoint模板免费下载
 > Office教程 > PPT教程 > 23 美丽的小兴安岭ppt教学设计及点评

23 美丽的小兴安岭ppt教学设计及点评

时间:2024-04-24 11:33:42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点击:

齐翠梅

地区: 内蒙古 - 鄂尔多斯 - 鄂托克旗

学校:鄂托克旗棋盘井实验小学

共1课时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及勇于创新的精神。

2学情分析

激发学生对小兴安岭的向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景物的特点,表现小兴安岭的美。 2、体会课文中用词准确、生动优美的句子。 教学难点: 通过对“浸”“封”“飞舞”等词语的理解,感受小兴安岭的美。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教具准备:1、一幅《中国地图》。2、有关课文插图的课件。3、师生搜集的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读中感悟。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美丽的小兴安岭

(一)读题设疑:

1.齐读课题后提问:小兴安岭在什么地方?

2.出示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中找出小兴安岭所在的位置,并作介绍。让学生从中了解小兴安岭位于兴安岭山脉的东段。在我国东北黑龙江省的北部,是我国重要的林区之一。

(二)读课文第1自然段,导入新课。

1.这段话有几句?(两句)

2.“海洋”这个词会使你想到什么?(大海无边无垠,一望无际。)

3.“绿色的海洋”指什么?(文中指森林广阔无垠,一片绿色。)

4.作者为什么说小兴安岭的森林“像绿色的海洋”?让学生联系第1句的内容回答。(因为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

5.“数不清”是什么意思?

(“数不清”是指多得难以计算准确,课文中指树的数量、品种极多。)

6.从这句话的什么地方看出树的品种极多?

从省略号可以看出来。这句话中虽然只列举了“红松、白桦、栎树”,但句子后面用了省略号,表示还有许多种树,多得“数不清”。

7.这段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小兴安岭的树多。)

8.指导朗读。

小兴安岭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繁茂的树木,几百里连成一片,像绿色的海洋,这该是一幅多么壮观的景象,一望无际,一碧千里。要让学生带着对美丽的小兴安岭的赞美之情,朗读这一段。

(1)教师范读。

(2)学生仿读。

(3)齐读。

9.小结读懂重点句的方法:

读句找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解句义,反复朗读体会情感。

(三)默读2~5自然段,了解内容。

1.默读2~5自然段,想一想共有几个自然段?按什么顺序写的?

文章的第二部分共包括四个自然段。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先后顺序(也是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美丽”、“诱人”进行具体描写的。

2.思考: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小兴安岭哪个季节的景色?为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小声读2~5自然段,把自己最喜欢的季节里,最有代表性的句子标画出来。

3.课堂讨论。

(1)指名回答问题。

(2)请学生分别把描写小兴安岭四季不同景色的有关句子读一读。

(四)学习第2自然段,理解句子。

1.指名读第2自然段,这段话共有几句,你认为哪句话写得美?为什么?

2.出示句子:

“树木抽出新的枝条。”

3.“抽出”是什么意思?换成“长出”行不行?

教师采用近义词置换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对比,弄懂“抽出”是“长出”的意思。尽管意思相同,但是作者选用了“抽出”一词,把枝条快速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十分生动形象,试想随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曾几何时,笔直的长长的枝干上都不约而同地生长出鲜嫩的枝条,多么神奇啊!因此作者在这里用“抽出”一词不仅写出了枝条生长的现象,而且把它生长的速度之快也描绘出来,令人觉得贴切而形象,而如果用“长出”一词,就未免显得过于直白,缺少情趣。

4.你还觉得哪些句子写得美?为什么?

(1)指名读句子。

“小鹿在溪边散步。

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抓住“散步”、“欣赏”这两个词语。这本是描写人的神态的词语,作者用来描写小鹿,说明作者对小兴安岭中的树木、动物都充满了喜爱之情,同时这些句子的描写,也使我们看到了春天给小兴安岭带来温暖的春意。

(2)指名读句子。

“一根根原木随着流水往前淌,像一支舰队在前进。”

在这一句话中,作者把流动的原木比作舰队,可以看出小兴安岭砍伐的木材很多,借着水的流动,木材一根一根往下淌,像一支舰队在前进。说明春天不仅给小兴安岭的动物、树木带来生机,而且也使这里的生产建设呈现出勃勃生机。

5.让学生用轻而缓的语气,读出“春天”给小兴安岭带来的勃勃生机的情感。读出作者对小兴安岭美丽春天的赞美之情。

6.我们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学习这一段的?让学生再次回顾学习读懂句子的方法。

小结:读通句

读懂意

读出情

7.怎样读懂意?

找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用这些方法继续学习第3自然段。

(五)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思考:这段话共有几句?描写了哪些景物?

这段话共有四句。作者抓住“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等景物来描写的。

3.你认为夏季里小兴安岭哪些景物最美?为什么?

(1)指名读有关句子。让学生用读懂重点句的方法,理解句义。

“夏天网校头条,树木长得葱葱笼笼,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美丽的小兴安岭ppt

在这句话中“葱葱笼笼”是讲树木长得非常茂盛:“密密层层”写出了夏天枝繁叶茂的特点。尤其是一个“封”字既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严的景象,也显示出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生机。这时候教师可采用换近义词对比的方法,领悟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性。为什么要用“封”字,用“盖”字行不行?经过讨论,要让学生弄清“盖”字有由上而下覆盖的意思。而小兴安岭树木繁多,枝叶不仅是将上面的天空遮盖住,而是上上下下的空间都被浓密的枝叶封闭得严严实实,因此这个“封”字用得恰到好处,再次照应上文的树多得就“像绿色的海洋”。

(2)读句子:比较带点词的意思。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罩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3)讨论“浸”和“罩”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字典中“浸”是泡的意思,一般指沉没在液体里。小兴安岭的雾很浓,而且是从地面生成,自上而下蔓延开来的;范围跟森林一样广,逐渐使整个森林都沉没在浓雾里。但“罩”是扣盖、覆盖的意思,有由上而下的内涵。相比之下作者把浓雾比作液体,用“浸”来形容雾中的森林,十分确切。

(4)让学生讨论这段该怎样读?

讨论中要让学生清楚,不同的语句要读出不同的意境。“夏天,树木长得葱葱笼笼,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这句要读得热烈,声音可略略提高:“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要读得深沉有力。后两句,“太阳”、“草地”和“野花”要读出美的快感。

(5)学生自读练习。

(6)指名读,集体评议。

1.这段话有几句?描写了哪些景物?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描写景物的词语。

2.指名回答问题。

本段有三句话,分别写了“树叶”、“松柏”、“山葡萄”、“榛子”、“蘑菇”、“木耳”等。

3.你认为秋季的小兴安岭美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这段话应从三个方面体会秋季小兴安岭的美。

(1)色彩美:从白桦、栎树的叶子“变黄”、松柏显得更“苍翠”,可以看出秋天的森林色彩艳丽。

(2)动态美:“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飞舞”树叶随风飘落的样子。作者看到树叶飘落联想到彩蝶飞舞的情景。用“飞舞”而不用“飘落”,既表现了落叶随着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也表达了一种活泼、欢乐的情绪。讲这句话时,教师可采用近义词替换对比的方式,让学生从中感悟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3)奉献美:“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在这句话中,作者用“献出”一词,赋予了森林以人格化的描写。告诉人们,森林里的野果成熟了,这里的特产正在被采集利用。由此可见,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是联系在一起的,既有收获,又无私“献出”,正表现了小兴安岭的奉献美。

4.借读抒情。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对小兴安岭的“献出”更应该读出赞赏的激情。

(七)学习第5自然段。

1.出示思考题:

(1)本段有几句?描写了冬季小兴安岭的哪些景物?

(2)冬季的小兴安岭美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2.让学生自读课文内容,标画出重点词句。

3.课堂讨论。

写小兴安岭的冬天,作者抓住“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等反映小兴安岭冬季的特点。可围绕重点句展开教学。

(1)出示重点句:

“树上积满了白雪。”

“积满”一词用得非常恰当,连树上都“积满”了白雪,既可以让人想象出小兴安岭冬天很冷,雪很大,又可以反映出小兴安岭森林密密层层。

(2)“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

“只好”就是只能这样。冬天,遍地是雪,黑熊无法出来活动,无法外出觅食,只能舔自己脚掌上分泌出的养分过冬。这本是一种动物的生存本能。在这句话中,作者用“只好”一词赋予了黑熊人格化的描写,显得生动而富有情趣,表达出作者对自然界的喜爱之情。

(3)描写“松鼠”一句写法与上句相同,可让学生自己分析讨论,加深理解。

(4)读文寄情。

在朗读过程中,应该注意作者句中拟人化的描写,因此应读得生动,富有情趣。

(八)借助课后练习2,让学生按表格的要求填写,文中描写的各季节中的景物,待学生独立填写后,课堂讨论、订正。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1第一学时教具准备:1、一幅《中国地图》。2、有关课文插图的课件。3、师生搜集的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读中感悟。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美丽的小兴安岭

(一)读题设疑:

1.齐读课题后提问:小兴安岭在什么地方?

2.出示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中找出小兴安岭所在的位置,并作介绍。让学生从中了解小兴安岭位于兴安岭山脉的东段。在我国东北黑龙江省的北部,是我国重要的林区之一。

(二)读课文第1自然段,导入新课。

1.这段话有几句?(两句)

2.“海洋”这个词会使你想到什么?(大海无边无垠,一望无际。)

3.“绿色的海洋”指什么?(文中指森林广阔无垠,一片绿色。)

4.作者为什么说小兴安岭的森林“像绿色的海洋”?让学生联系第1句的内容回答。(因为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

5.“数不清”是什么意思?

(“数不清”是指多得难以计算准确,课文中指树的数量、品种极多。)

6.从这句话的什么地方看出树的品种极多?

从省略号可以看出来。这句话中虽然只列举了“红松、白桦、栎树”,但句子后面用了省略号,表示还有许多种树,多得“数不清”。

7.这段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小兴安岭的树多。)

8.指导朗读。

小兴安岭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繁茂的树木,几百里连成一片,像绿色的海洋,这该是一幅多么壮观的景象,一望无际,一碧千里。要让学生带着对美丽的小兴安岭的赞美之情,朗读这一段。

(1)教师范读。

(2)学生仿读。

(3)齐读。

9.小结读懂重点句的方法:

读句找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解句义,反复朗读体会情感。

(三)默读2~5自然段,了解内容。

1.默读2~5自然段,想一想共有几个自然段?按什么顺序写的?

文章的第二部分共包括四个自然段。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先后顺序(也是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美丽”、“诱人”进行具体描写的。

2.思考: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小兴安岭哪个季节的景色?为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小声读2~5自然段,把自己最喜欢的季节里,最有代表性的句子标画出来。

3.课堂讨论。

(1)指名回答问题。

美丽的小兴安岭ppt

(2)请学生分别把描写小兴安岭四季不同景色的有关句子读一读。

(四)学习第2自然段,理解句子。

1.指名读第2自然段,这段话共有几句,你认为哪句话写得美?为什么?

2.出示句子:

“树木抽出新的枝条。”

3.“抽出”是什么意思?换成“长出”行不行?

教师采用近义词置换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对比,弄懂“抽出”是“长出”的意思。尽管意思相同,但是作者选用了“抽出”一词,把枝条快速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十分生动形象,试想随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曾几何时,笔直的长长的枝干上都不约而同地生长出鲜嫩的枝条,多么神奇啊!因此作者在这里用“抽出”一词不仅写出了枝条生长的现象,而且把它生长的速度之快也描绘出来,令人觉得贴切而形象,而如果用“长出”一词,就未免显得过于直白,缺少情趣。

4.你还觉得哪些句子写得美?为什么?

(1)指名读句子。

“小鹿在溪边散步。

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抓住“散步”、“欣赏”这两个词语。这本是描写人的神态的词语,作者用来描写小鹿,说明作者对小兴安岭中的树木、动物都充满了喜爱之情,同时这些句子的描写,也使我们看到了春天给小兴安岭带来温暖的春意。

(2)指名读句子。

“一根根原木随着流水往前淌,像一支舰队在前进。”

在这一句话中,作者把流动的原木比作舰队,可以看出小兴安岭砍伐的木材很多,借着水的流动,木材一根一根往下淌,像一支舰队在前进。说明春天不仅给小兴安岭的动物、树木带来生机美丽的小兴安岭ppt,而且也使这里的生产建设呈现出勃勃生机。

5.让学生用轻而缓的语气,读出“春天”给小兴安岭带来的勃勃生机的情感。读出作者对小兴安岭美丽春天的赞美之情。

6.我们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学习这一段的?让学生再次回顾学习读懂句子的方法。

小结:读通句

读懂意

读出情

7.怎样读懂意?

找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用这些方法继续学习第3自然段。

(五)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思考:这段话共有几句?描写了哪些景物?

这段话共有四句。作者抓住“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等景物来描写的。

3.你认为夏季里小兴安岭哪些景物最美?为什么?

(1)指名读有关句子。让学生用读懂重点句的方法,理解句义。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笼笼,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在这句话中“葱葱笼笼”是讲树木长得非常茂盛:“密密层层”写出了夏天枝繁叶茂的特点。尤其是一个“封”字既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严的景象,也显示出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生机。这时候教师可采用换近义词对比的方法,领悟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性。为什么要用“封”字,用“盖”字行不行?经过讨论,要让学生弄清“盖”字有由上而下覆盖的意思。而小兴安岭树木繁多,枝叶不仅是将上面的天空遮盖住,而是上上下下的空间都被浓密的枝叶封闭得严严实实,因此这个“封”字用得恰到好处,再次照应上文的树多得就“像绿色的海洋”。

(2)读句子:比较带点词的意思。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罩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3)讨论“浸”和“罩”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字典中“浸”是泡的意思,一般指沉没在液体里。小兴安岭的雾很浓,而且是从地面生成美丽的小兴安岭ppt,自上而下蔓延开来的;范围跟森林一样广,逐渐使整个森林都沉没在浓雾里。但“罩”是扣盖、覆盖的意思,有由上而下的内涵。相比之下作者把浓雾比作液体,用“浸”来形容雾中的森林,十分确切。

(4)让学生讨论这段该怎样读?

讨论中要让学生清楚,不同的语句要读出不同的意境。“夏天,树木长得葱葱笼笼,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这句要读得热烈,声音可略略提高:“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要读得深沉有力。后两句,“太阳”、“草地”和“野花”要读出美的快感。

(5)学生自读练习。

(6)指名读,集体评议。

1.这段话有几句?描写了哪些景物?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描写景物的词语。

2.指名回答问题。

本段有三句话,分别写了“树叶”、“松柏”、“山葡萄”、“榛子”、“蘑菇”、“木耳”等。

3.你认为秋季的小兴安岭美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这段话应从三个方面体会秋季小兴安岭的美。

(1)色彩美:从白桦、栎树的叶子“变黄”、松柏显得更“苍翠”,可以看出秋天的森林色彩艳丽。

(2)动态美:“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飞舞”树叶随风飘落的样子。作者看到树叶飘落联想到彩蝶飞舞的情景。用“飞舞”而不用“飘落”,既表现了落叶随着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也表达了一种活泼、欢乐的情绪。讲这句话时,教师可采用近义词替换对比的方式,让学生从中感悟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3)奉献美:“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在这句话中,作者用“献出”一词,赋予了森林以人格化的描写。告诉人们,森林里的野果成熟了,这里的特产正在被采集利用。由此可见,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是联系在一起的,既有收获,又无私“献出”,正表现了小兴安岭的奉献美。

4.借读抒情。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对小兴安岭的“献出”更应该读出赞赏的激情。

(七)学习第5自然段。

1.出示思考题:

(1)本段有几句?描写了冬季小兴安岭的哪些景物?

(2)冬季的小兴安岭美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2.让学生自读课文内容,标画出重点词句。

3.课堂讨论。

写小兴安岭的冬天,作者抓住“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等反映小兴安岭冬季的特点。可围绕重点句展开教学。

(1)出示重点句:

“树上积满了白雪。”

“积满”一词用得非常恰当,连树上都“积满”了白雪,既可以让人想象出小兴安岭冬天很冷,雪很大,又可以反映出小兴安岭森林密密层层。

(2)“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

“只好”就是只能这样。冬天,遍地是雪,黑熊无法出来活动,无法外出觅食,只能舔自己脚掌上分泌出的养分过冬。这本是一种动物的生存本能。在这句话中,作者用“只好”一词赋予了黑熊人格化的描写,显得生动而富有情趣,表达出作者对自然界的喜爱之情。

(3)描写“松鼠”一句写法与上句相同,可让学生自己分析讨论,加深理解。

(4)读文寄情。

在朗读过程中,应该注意作者句中拟人化的描写,因此应读得生动,富有情趣。

(八)借助课后练习2,让学生按表格的要求填写,文中描写的各季节中的景物,待学生独立填写后,课堂讨论、订正。

Tags:美丽,兴安岭,ppt,教学设计,点评

美丽的小兴安岭ppt

转载务必注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www.ppt360.com/article/862.html
更多

最新内容